。信宜新聞網/訊)亞洲首富李嘉誠日前突然發布重磅消息,其商業帝國中的兩家旗艦企業長江實業(以下簡稱“長實”)與和記黃埔(以下簡稱“和黃”)將進行合并、重組、再分拆,成為兩家新公司在香港上市,同時計劃將“和黃”退市。新成立的兩家公司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地”),將分別接手原兩集團的非房地產業務及房地產業務。預計整個方案在今年上半年前后完成。
該消息一出,李嘉誠的身價暴漲超過20億美元,令其與中國內地首富馬云的身價差距再次拉大。李嘉誠身家暴增158億港元。
35年前,李嘉誠出手收購“和黃”,開始香港首富之路;35年后,李嘉誠再次出手重組“長和”系。
重組完成以后,“長和系”資產的股權架構將由原來的三層縮減為兩層。李氏家族信托將成為新公司“長和”(非地產業務)及“長地”(地產業務)的直接控股股東;李嘉誠將分別擔任“長和”與“長地”的主席,其長子李澤鉅將擔任副主席及(聯席)董事總經理,而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寧任“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根據長實及和黃管理層預期,本次的世紀大重組方案將在2015年年中完成。
有報道稱,李嘉誠這一世紀大重組初步獲市場歡迎,集團于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上周五晚彈升逾10%。李嘉誠身家一夜暴增158億港元(相當于20.38億美元)。之前有調查顯示,在2014年12月底,李嘉誠的身家只比中國內地首富馬云的身家高出3億美元,為294億美元。此次李嘉誠的身價暴漲超過20億美元,令其與中國內地首富馬云的身價差距再次拉大。
李嘉誠將此次重組形容為“長和系”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認為合并重組有利于消除控股公司折讓,釋放公司實際價值,簡化股權架構,解決業務重疊問題,將惠及原“長實”及“和黃”的股東。
他表示,該方案消除了“長實”及“和黃”之間的分層控股架構,清晰界定了“長和”及“長地”的業務范圍,將提高透明度及業務一致性。投資者可根據個人目標和取向,靈活地進行“長和”及“長地”的股權配置,提高投資的靈活性和效率并提升規模。
此外,重組后兩家公司的架構將更加精簡!伴L和”將持有“長實”及“和黃”的所有非房地產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零售、基建能源以及飛機租賃業務。而“長地”則掌管兩個集團在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的房地產業務。
在此次重組及分拆中,專注于房地產業務的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將獨立運營,對于此舉的影響,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有利于李嘉誠開拓國內外房地產市場。
從目前的資產情況看,“長實”與“和黃”中的房地產業務都占有相當比例,這部分業務全部劃撥給“長地”,后者的資產規模將相當龐大。
公告顯示,“長和系”重組方案完成后,“長和”集團及“長地”集團的注冊地將由香港變為開曼群島。近年來,李嘉誠多次拋售香港及內地物業,并在歐洲市場頻繁布局,引發諸多猜測。
對此有香港經濟學者表示,“長和系”近年不斷出售資產,如今新公司又將注冊地改在開曼群島,已經是變相遷冊!伴L和系”有一半業務都在歐洲,此前不少行動都反映李嘉誠正逐步分散投資。
對于“撤資”傳言,李嘉誠極力否認,稱在開曼注冊只是為了方便做生意。他舉例說:“香港在過去十多年中,有75%新上市公司在開曼或海外注冊,民企和國企都是如此!遍L江實業董事會副主席李澤鉅在記者會上也表示,在開曼群島注冊,是為了在分派或派息方面擁有更多的彈性和靈活性,若要撤資就不會買入赫斯基的股份,內地和香港始終是公司最重要的市場。
近年來李嘉誠“棄港投歐”的動作頻繁,2013年以來,“和記黃埔”在歐洲地區的營業利潤已經超過在中國及香港利潤總和。重組公告顯示,目前“長和系”在全球擁有約1700萬平方尺的出租物業、約1.7億平方尺的土地儲備以及超過1.47萬間酒店房間,其中在香港的酒店房間就有1.22萬間,而土地儲備則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面積約有1.58億平方尺。
一邊賣
在內地房地產市場中,從2013年7月高調出售百佳后,到去年的11月10日拋售重慶大都會套現39億元,算下來,短短一年多時間,李嘉誠已成功套現超過700億港元。
具體來看,2013年以來,李嘉誠接連拋售的內地資產包括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香港嘉湖銀座商場、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重慶大都會等,都以商業地產為主。根據長江實業的2014年中期報表,去年年內已完成或發展中的物業項目主要分布在香港、廣州、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地,其中以住宅地產為主。
一邊買
李嘉誠近年來頻繁投資歐洲,主要投資領域為基建、電信、零售行業,其中英國是李嘉誠的“主戰場”。根據和記黃埔2014年的中期報告,2014年前6個月其歐洲業務營業利潤118.97億港元,占該公司總利潤的37%,其中僅英國就占比27%。而香港和中國內地業務的營業利潤的占比僅為26%,金額為81.28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