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融資窘境,既折射了產業轉型困局,又映射出當前金融服務的不完善。商務部、銀監會日前發布關于支持商圈融資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推廣適合商圈特點的融資模式,發展商圈融資,緩解中小商貿企業融資困難。而財政部也于近日出臺相關政策,為中小企業融資找出路。
如何在這一輪貨幣調控中,為中小企業找到資金后援?事實上相關金融機構一直在為產業服務實現金融創新“蠢蠢欲動”。其中重慶金交所于7月19日推出了重慶瀚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三家小貸公司總規模達1個億資產收益權憑證。而8月20日,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羅得志在上海進行路演時透露,重慶金交所一號產品上線一月以來交易量已達2.45億元,受到市場追捧。
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小額貸款公司資產收益權憑證還是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資產產品,都為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緊缺謀得一條新路徑,是金融為產業服務的新探索。
小貸公司獲融資助手
當前“融資難”問題凸顯,不僅中小企業無款可貸,連小額貸款公司(以下簡稱“小貸公司”)也集體面臨“無米之炊”、“無資可融”的尷尬。
“錢早就放光了,想要資金的客戶已排了很長的隊。”不少小貸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公司賬上幾乎都沒有現金滯留。
為了給小貸公司解決資金之需,日前重慶市金融資產交易所推出了小貸公司資產收益權憑證。這是小貸公司信貸資產首次證券化交易。小貸公司資產收益權憑證即小貸公司將放貸的項目拿進金交所交易,由坐市商將資產買下,并以一定價格證券化。坐市商實行雙向報價,對公司報價,將小貸公司的信貸資產及收益權買下;對投資者報價,包括機構投資者和普通個人投資者。
重慶市金融辦主任羅廣向媒體分析,如何擴大小貸公司資金來源渠道是個難題。通過賣債權,小貸公司可將回收的資金拿去放貸,實現資金快速滾動。據了解,目前首批小貸公司資產收益權憑證市場反應良好,交易活躍。
應收賬款成融資利器
如果說小貸公司資產收益權憑證間接惠及中小企業,那么重慶金交所即將推出的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資產將直指企業融資難題。
羅廣指出,中小企業現在要想獲得銀行貸款非常困難,而在重慶金交所通過信貸資產轉讓可以“盤活”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緩解資金緊張的局面。
以重慶市為例,當地中小企業賬面上應收賬款占主營收入的30℅左右,規模在600億元左右,且大部分難以按期收回,導致中小企業長期陷于流動資金緊張的困局。
重慶金交所戰略合作伙伴重慶天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峰泰指出:“應收賬款資產的風險相對較小。”羅得志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重慶金交所的產品作為金融衍生品,采取做市商交易機制,并嚴格市場準入。以小貸公司資產收益權憑證為例,交易所要對小額貸款公司的客戶數、管理層和股東以及其是否注重商業品牌而非追求短期利益等進行審核考量。
羅得志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我們在選擇資產時有嚴格的要求,如資產包要分散,每筆資產金額不能超過總資產的5%。此外,資產所在行業必須分散以攤薄風險,一些監管層認為風險較高的行業如房地產行業等會被剔除在外。”
產業金融化風險降低
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這類金融創新產品仍是新事物。據了解,重慶金交所目前客戶數已經接近2000人,多數為個人投資者。為了降低投資者的風險,重慶金交所對相關金融資產做了詳盡的風險管理安排。首先在市場準入上,重慶金交所對發行人嚴格把關;其次,在產品設計上交易所采取內部增信并引入外部擔保。同時,交易所通過銀行、擔保和信用保險公司提升產品信用等級,將收益不確定性部分留給發行人,以此保證投資者的固定收益。除上述措施外,重慶金交所對每筆交易要收取2%。的管理費,重慶金交所從管理費中抽取一部分作為投資者保護基金,以在發生系統風險時降低投資者損失。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市場推廣及產品研發部副總經理李曉渝曾向媒體坦言,投資者購買金交所資產能獲取較高收益,但也存在風險,“風險在于提供金融資產的企業如果倒閉,收益將無法保證。”對此,羅得志建議,擁有短期資金和一定投資水平的個人投資者可用這些產品作為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