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報道求職者在58同城和趕集網遭遇求職詐騙事件之后,記者追蹤采訪發現,在平臺分類網站普遍存在,網站審核企業資質而忽視審核企業發布內容的現象!
興沖沖的求職者想通過58同城和趕集網等網站,找一份滿意的工作,結果卻無端受騙。面對這樣的現象,趕集網信息質量部負責人喬應濤并沒有回避,他承認盡管網站對發布信息企業的經營執照、納稅記錄等企業信息資質進行了審核,但是忽視了內容的把關。
喬應濤:這次不是資質出現了什么問題,而是他發布的內容上確實出現了問題。我們準備把資質的界定,慢慢轉移到業務內容的界定上。
網站似乎對企業發布的內容并沒有采取什么審查行動,而求職者上網看到的信息也許就存在著陷阱。令記者感到震驚的是,這樣的問題并不只是在一兩個網站存在,喬應濤說這在整個行業都是普遍現象。
喬應濤:這個作法在整個招聘行業里面,包括知名的網站其實大家的作法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說法,記者在58同城網站副總陳曉華處也得到了驗證。為何網站不加大審核的力度。陳曉華解釋工作量太大:
陳曉華:不僅僅是58,包括業界很多傳統的大網站,你要是網上檢索詐騙也是經常有的。因為一個是信息量非常大;再一個對審查進來信息的審核,比較花時間。兩個層面都是有挑戰的。
對于這次出現的招聘詐騙門事件,財新傳媒首席戰略官段永朝表示,盡管相關網站做出了改進網絡服務的承諾。但是在網絡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狀態下,還要看到很多網站為了吸引人氣,采取“放任主義”態度,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睜只眼閉只眼。也許短期內這會幫助網站造成虛假繁榮的局面,而長遠看百害而無一利。
段永朝:但是對你真正擁有了一定量度的社會資源、內容資源和受眾資源之后,你仍然不加強監管或者有點失職,甚至縱容的話,我覺得不利于網站的發展。
一些網站從成長之初就記住了“蘿卜快了不洗泥”的說法,抱著通過打“擦邊球”吸引更多眼球,以達到流量暴漲,快速成長的想法。但是這些網站也許更應該記住“欲速則不達”的古訓,避免付出不必要的“成長代價”。(記者 王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