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攝影產品和相關服務供應商伊士曼柯達公司日前遭遇破產傳言打擊,股價跌破1美元。盡管公司出面辟謠,但這個曾經以“柯達膠卷”紅遍世界的美國企業正面臨內憂外困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數字技術徹底改變生活方式、社交網絡風起云涌的今天,依靠傳統膠卷以及相片打印技術創造輝煌的柯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窘境。那個曾陪伴無數人成長、為無數人留下美好記憶的“柯達”或許正在走向它時代的終結。
陷“破產門” 股價暴跌過半
9月30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柯達股價大跌91美分,每股收于78美分,跌幅高達54%,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盤中一度因拋售過于猛烈而短時中斷交易。
市場人士分析說:“面臨太多的破產傳言,即使最鐵桿的投資者也會喪失信心!
關于柯達瀕臨破產的傳言一直不斷。自2003年9月柯達公司宣布重大戰略轉型后,其經營一直面臨難題,連年巨額虧損使投資者信心大降。
本周以來,先是有報道披露,柯達從4億美元的信用額度中取出1.6億美元用于緩解資金壓力!度A爾街日報》9月30日再次報道說,柯達已聘請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進行業務咨詢,而后者在破產以及資產重組方面享有盛名。這引發了市場對柯達可能面臨破產的疑慮,當天柯達股價暴跌,單日市值蒸發超過3億美元。
柯達公司出面辟謠,發表聲明說公司承諾履行各種義務,沒有任何申請破產保護的意向?逻_證實聘請眾達律師事務所一事,但聲稱只是為公司提供法律咨詢。
事實上,眾達除了向客戶提供破產服務外,另一個重要業務就是為客戶提供改善融資的咨詢服務,包括發行新債、增發新股以及要求股東換股等業務。
但市場對柯達公司的運營狀況依然持嚴重懷疑態度。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和惠譽公司此前均將柯達公司的債券評級下調至“垃圾級”,認為其有很大可能性出現債務違約。
膠卷沒落 昔日輝煌不再
柯達膠卷曾是全球最成功的膠卷之一。1881年柯達公司的創始人伊士曼發明膠卷,1888年第一部柯達照相機上市,開啟大眾攝影新時代,其成功神話延續百余年。到1981年,柯達公司的銷售額沖破100億美元,風頭一時無二,成為業界龍頭。
但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曾將柯達送上輝煌頂端的膠卷業務,目前卻成為柯達最大的拖累。在拍照從“膠卷時代”進入“數字時代”之后,昔日影像王國的輝煌也似乎隨著膠卷的失寵而不復存在。
2000年前后,數碼照相機開始替代膠卷照相機走進大眾攝影領域,并逐漸普及。數碼照相機、攝像機和智能手機等產品基本完全取代傳統膠卷相機,如今習慣使用蘋果公司產品即時拍照、即時發布的新生代人群甚至對膠卷一無所知。而各種社交網絡的興起,讓照片存儲和共享擺脫紙質相片的限制,加之電子相冊的出現,都對傳統的提供膠卷、相紙、相片打印技術的公司造成巨大沖擊。
早在2003年,因為膠卷銷售開始萎縮,柯達傳統影像部門當年銷售利潤就從2000年的143億美元銳減至41.8億美元,跌幅達71%。而自2005年以來,柯達僅有一年盈利,其他年份全部虧損。為節約經營成本,柯達自2004年以來累計裁員約20%,全球員工數從1998年的8.6萬人減至2010年年底時的不足2萬人。
現金短缺 轉型或為時過晚
目前柯達資金形勢嚴峻,現金流短缺成為困擾公司經營和引發破產疑云的主要問題。截至今年6月底,柯達公司現金流僅剩下9.57億美元,離16億到17億美元的現金流目標相差甚遠。
為解決難題,柯達正通過出售資產、專利權和調整改善公司業務提高收入。自2008年以來,柯達已靠出售專利權獲得約20億美元收入。今年7月,柯達還聘用拉扎德投資銀行負責出售1100個數碼攝影方面專利權的事務。
但市場普遍擔心,這些措施或許不足以確?逻_能夠重獲充足現金流?逻_的問題在于其商業模式弊端。
2003年9月,柯達宣布進行重大戰略轉型,業務重心全面向數碼、醫療影像以及噴墨打印機等傾斜,試圖適應形勢,作出改變。
但著名投資人卡爾·伊坎卻選擇在2004年初從柯達撤資,因為他并不看好柯達的戰略轉型,認為柯達的商業模式很難奏效。伊坎認為,柯達采取的措施遠遠不足以扭轉局勢,而且為時過晚。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柯達已經錯過轉型的最佳時機。早在本世紀初數字科技剛給傳統影像部門帶來沖擊時,柯達的管理層作風偏于保守,滿足于傳統膠卷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壟斷地位,缺乏對市場的前瞻性分析,沒有及時調整公司經營戰略重心和部門結構。
如今,柯達現任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佩雷斯極力推動公司向數碼業務轉型,卻面臨內憂外患。內部缺乏核心技術,外部面臨激烈競爭,富士、索尼、惠普、佳能、愛普生等國際大公司在數字相機、可拍照手機、數字沖印、數字打印機等各個細分市場均對柯達構成致命威脅。(記者喬繼紅)